疤痕呈现红色主要是由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以及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导致的,以下是详细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伤口愈合阶段
-
炎症期:当皮肤受到损伤后,身体会立即启动炎症反应,这是伤口愈合的第一阶段。此时,免疫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派遣大量的白细胞到受伤部位,以清除可能进入伤口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防止感染。在这个过程中,受伤部位的血管会扩张,血管壁的通透性也会增加,使得更多的血液成分(包括白细胞、血浆等)能够渗出到周围组织中。这种血管扩张和血液渗出的现象会导致受伤部位出现红肿,疤痕也就呈现出红色。一般来说,炎症期会持续数天,在此期间疤痕的红色会比较明显。
-
增生期:炎症期过后,伤口进入增生期。在增生期,成纤维细胞开始活跃地增殖和合成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以填补伤口缺损。为了满足成纤维细胞和其他修复细胞的营养需求,受伤部位的血管会进一步增生和扩张,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些新生的毛细血管非常脆弱,容易充血,从而使疤痕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红色。增生期通常持续数周到数月不等,具体时间因伤口的严重程度和个人体质而异。
局部血液循环因素
-
血液灌注增加:如上述愈合阶段所述,无论是炎症期还是增生期,局部血液循环都会显著增加。大量的血液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受伤部位,以支持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由于疤痕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多且处于扩张状态,血液在其中的流动相对缓慢,导致血红蛋白在局部积聚,使得疤痕看起来呈现红色。
-
血管功能异常:在疤痕形成过程中,新生的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可能与正常血管存在差异。这些异常的血管可能对温度、压力等刺激更为敏感,容易出现痉挛或扩张,从而导致局部血液循环的波动,进一步影响疤痕的颜色。例如,在运动、情绪激动或环境温度升高时,疤痕可能会因为血管扩张而变得更加红润。
炎症反应持续
-
慢性炎症:某些情况下,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慢性炎症反应。这可能是由于伤口内残留异物、感染未得到彻底控制、自身免疫反应异常等原因引起的。慢性炎症会导致局部持续存在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刺激血管扩张和充血,使疤痕长期保持红色。
-
炎症因子作用:炎症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不仅参与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还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促进血管生成和扩张,从而加重疤痕的红色表现。
-

-
我院(西安疤愈瘢痕诊疗中心)采用综合多维疤痕修护体系,通过光电仪器、微创手术、药物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疤痕组织的功能和外观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变得更加平滑和美观。综合祛疤体系改变了传统疤痕治疗的局限性,接诊医生会根据疤友个体特质,详细了解疤痕的病因、皮肤破损等综合信息,从而制定多维度、个性化疤痕治疗方案,进行深层修复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