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治疗疤痕医院,西安疤痕医院,西安疤痕哪家医院治疗的好,西安哪里治疗疤痕好,西安烧烫伤伤疤痕治疗,增生疤痕治疗,疤痕增生如何消除,疤痕修复手术一般多少钱,疤痕修复哪个医院好
烧烫伤后为何会形成挛缩性疤痕或增生性疤痕?

阅读量:

烧烫伤后为何会形成挛缩性疤痕或增生性疤痕?
                                                  ——从皮肤修复机制到病理特征的科普解析

一、烧烫伤的深度与疤痕类型的关系

疤痕的形成与烧烫伤的深度密切相关。根据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烧烫伤可分为:

  • Ⅰ度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表现为红肿、疼痛,无水疱,愈合后通常不留疤。
  • 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有水疱、创面红润,愈合后可能有色素沉着,但一般无疤痕。
  • 深Ⅱ度烧伤:损伤真皮网状层,水疱较小,创面红白相间,愈合时间超过3周,必然形成增生性疤痕。
  • Ⅲ度烧伤:全层皮肤坏死,甚至累及皮下组织,需植皮修复,必定遗留挛缩性疤痕。

关键结论:只有深Ⅱ度及以上的烧烫伤才会形成明显疤痕,且深度越深,疤痕越严重。

皮肤结构示意图

 

 

图中展示了皮肤的层次结构,包括表皮层、真皮层(乳头层和网状层)以及皮下组织。表皮层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构成,起到保护作用;真皮层则包含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负责皮肤的弹性和强度;皮下组织则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起到缓冲和保温作用。

二、增生性疤痕的形成机制

增生性疤痕表现为隆起于皮肤表面的暗红色硬块,常伴瘙痒或刺痛。其形成核心机制是胶原合成与降解失衡:

  • 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烧烫伤后,炎症反应释放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成纤维细胞合成过量胶原蛋白,导致胶原纤维在创面堆积,形成突起的疤痕组织。
  • 表皮调控缺失:深Ⅱ度及以上烧伤破坏表皮附属器(如毛囊、汗腺),表皮无法通过“接触抑制”信号调控成纤维细胞活性,进一步加剧胶原合成失控。
  • 炎症反应持续:创面感染或护理不当会延长炎症期,释放更多促纤维化因子,推动疤痕增生。

成纤维细胞增殖示意图

 

 

图中展示了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及其增殖过程。成纤维细胞呈梭形,细胞核明显,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显示其活跃的蛋白质合成功能。在烧烫伤后,成纤维细胞受到细胞因子的刺激,开始过度增殖,并合成大量的胶原蛋白。这些胶原蛋白以纤维形式在细胞外基质中堆积,形成致密的纤维网络,最终形成增生性疤痕。

三、挛缩性疤痕的形成机制

挛缩性疤痕表现为皮肤紧绷、凹凸不平,常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甚至畸形。其核心机制是肌成纤维细胞收缩与组织重塑异常:

  • 肌成纤维细胞的异常收缩:损伤后,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这类细胞具有收缩功能,在修复过程中持续收缩创面。若收缩过度,会导致皮肤紧绷、关节挛缩,甚至牵拉周围正常组织变形。
  • 肉芽组织过度修复:深Ⅱ度及Ⅲ度烧伤后,皮肤无法通过再生修复,只能依赖肉芽组织填充缺损。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进一步加剧挛缩。
  •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降,无法有效调控成纤维细胞活性,形成“成纤维细胞活跃→胶原堆积→血管萎缩”的恶性循环。

肌成纤维细胞收缩示意图

 

 

图中展示了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及其收缩机制。肌成纤维细胞具有类似平滑肌细胞的特性,其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肌动蛋白纤维。在收缩过程中,肌动蛋白纤维通过滑动机制缩短细胞长度,从而牵拉周围的胶原纤维。这种收缩作用在修复过程中有助于闭合创面,但若收缩过度,则会导致皮肤紧绷和关节挛缩。

增生性疤痕与挛缩性疤痕对比图

 

 

图中左侧展示了增生性疤痕的病理特征:隆起的暗红色硬块,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纤维堆积。右侧则展示了挛缩性疤痕的病理特征:皮肤紧绷凹凸不平,肌成纤维细胞收缩,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通过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两种疤痕在形态和病理机制上的区别。

四、关键影响因素

  • 个体差异

    • 年龄:儿童修复能力强,易形成增生性疤痕;老年人修复能力弱,更易出现挛缩性疤痕。
    • 疤痕体质:部分人因遗传因素,成纤维细胞对刺激异常敏感,即使轻微损伤也可能形成疤痕疙瘩。
  • 创面处理

    • 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会加重炎症反应,增加疤痕风险。
    • 护理方式:早期规范清创、削痂植皮可减少疤痕形成;自行挑破水疱或涂抹不当物质会加重损伤。
  • 部位

    • 关节、颈部等皮肤张力大的部位更易形成挛缩性疤痕;
    • 胸背部等血供丰富部位易形成增生性疤痕。

五、预防与治疗策略

  • 预防措施

    • 及时冷却:烧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凉水冲洗,降低损伤深度。
    • 规范处理:浅Ⅱ度烧伤避免挑破水疱,深Ⅱ度及以上烧伤需尽早植皮。
    • 抗感染:使用磺胺嘧啶银等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 治疗方法

    • 增生性疤痕:硅胶贴、激光治疗或药物注射(如糖皮质激素)抑制胶原合成。
    • 挛缩性疤痕:手术松解挛缩带联合植皮,配合压力疗法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六、总结

烧烫伤后疤痕的形成是深度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因子调控失衡及个体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增生性疤痕源于胶原合成失控,而挛缩性疤痕则与肌成纤维细胞收缩及肉芽组织异常修复密切相关。通过科学处理创面、早期干预及个体化治疗,可有效减轻疤痕对生活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烧伤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 UpToDate临床顾问:烧伤后瘢痕管理
  • 《中华烧伤杂志》:TGF-β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注:本文内容基于医学文献整理,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医院科室more+